1974年10月4日出版的第14期《新知》週刊,其封面圖像是於1973年12月1日誕生的第三屆香港節小姐冠軍雷夢娜。
相信絕大多數的昔日影視迷哥迷姐們,現今對這位有點「鬥雞眼」外觀的第三屆香港節小姐,腦海中可能毫無印象或早已把她忘掉了。惟當選時芳齢僅是十七的她,其實早於其年處十五之時,已亮相於銀幕上;那是一齣於1971年5月公映、由羅馬先生執導及胡燕妮、鄧光榮 、伊雷等主演及狄娜客串的港產國語電影〈浪子與修女〉內,雷夢娜以其青春無敵氣息、及穿着一套性感的比堅尼泳裝,客串作一名跳舞女郎,及出現於一首由已故羅文代唱的"生命需要花"(*)插曲片段中,吸引了一班充滿色迷迷和猥瑣目光、扮演着飛仔角色的伊雷、陳觀泰、高雄、劉家榮等...
*改編自歐西歌曲"Deborah"
第14期《新知》週刊內頁中的雷夢娜彩照、及一篇有關她的専題撰文。
原文實錄 :
**************************************************
未來銀壇玉女
雷夢娜坎坷
曾記起第一次及第一眼瞧見雷夢娜的時候,三郎心中感到萬異分的奇妙。
可不是嗎?
一位看來渾身都是新潮氣派的少女,卻梳起一只少婦高髻,穿起十八世紀清末民初的紅褂繡裙的新娘裝,臉龐也塗得濃濃的大紅大抹的「新娘粧」,無論如何,縱使看她第一眼以至一百眼,總覺得不是味道,也總覺得這一切一切,再加上她那天真的稚笑,總是很不協調,百分之一百的不協調!
然而,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去,跟雷夢娜見面的次數,也一次一次的增加,隨着日子的飛逝,三郎不只僅看她一眼,已是不知多少眼了!
就是這樣,三郎才感到雷夢娜的出現,是十分奇妙的!因為,每一次見她,她在三郎眼底裏,也比上次見面時年青一點,如今所見的雷夢娜,已充分地使三郎感到她那僅超過十八歲猶存危險十七歲時的天真、俏皮、愛嬌的青春氣息。
真的!
她,在今期《新知》所介紹的七彩與黑白生活圖片中,只要你能全神地欣賞着,你不難發現到她那一綹綹長長的黑漆秀髮,她那烏亮的剪水雙眸,她那嬌俏的淺笑,與那苗條而又剛告成熟的美的曲線,襯上那輕快的舉止,不用自炫而驕人的胴體和具有青春熱情活力與清新而獨特氣質,都使人情不自禁地給她的倩影迷住了!
相信不只半打以上的製片人,曾為她那迷人的青春氣質,而意味她將會是極易捧紅的一塊銀色好材料,特別要打的主意,動她的腦筋,要她從螢光小幕捧上大銀幕來!
但,很可惜,由於她仍是電視的基本合約藝員,她,往往無可奈何的一一婉拒了!其實,雷夢娜今年才僅十八歲,她是一九七三年十二月一日獲選榮任第三屆香港節小姐,她應該有極佳的機會,躍登銀幕大顯身手的。
無奈,她手中握有一份與麗的電視所簽的合約,使她對藝術上的一切,只能任人安排,假如作一個不幸的比喻,她在藝術上的一切,如在砧板上任人宰棄,失去自主權。
據說,在麗的電視期間,她曾經有過許多次可以被「提掖」的機會,但,都被「棄」掉,始終沒辦法可以一紮走紅!
這,就使不少喜愛捧她的人們,尤其是新聞界的友好感到百思費解的事。
可不是嗎?
如以雷夢娜個人氣質而言,她不是比麗的高層人士的情人更具青春活力麼?如以鏡頭「開末拉」臉孔來評她,不是比別人那「情人」更甜、更嬌、更美麼?
退一步來說,如恐怕她的經驗不足,她上鏡台風不夠,難道,偌大的一個機構裏,竟沒有人肯細心教育她麼?依三郎綜合一些圈中人士的意見,都對雷夢娜不被麗的電視重視,是有其因素的。因素的存在,當然被冷落,但雷夢娜雖然嬌美,只是待人接物的社會經驗,是十分幼嫩,至少曾約過她吃晚飯、跳舞、宵夜的人也曾嘗過她的「婉拒羹」,而她連至低限度的「待人接「吻」都不懂, 「唔識撈」一類的傻妹!
因此,她在麗的電視並不存在能提掖和訓練她的「人」的眼底裏,故而,當有人問起為甚麼不多起用雷夢娜的時候,很多時,都聽到「佢好木㗎!」「佢唔得嘅! 」「佢. ...」,卻始終沒人想到只要給她機會(按:這並非要她肯考慮待人接『吻』的機會),好好的訓練,和循循善誘,好好的栽培,她,當會增加經驗,慢慢的在演技上走入軌道,後來當會存在觀眾的心目中!
故而,曾有人懷疑着麗的電視隨意地忽視着去給合約藝員訓練提掖,是否不想「人才」給隔鄰TVB「掠」去?抑或認為公司大把「銀」,不在手合約藝員乾支薪酬或車馬費?抑或有人認為公司「蝕」去藝員薪酬,公司日後「走失良材」,是「公司損失」,與己無關,只要美人兒不「乖乖」「聽話」,老子就冷落她,甚或壓抑她,令第三者「唱衰」她,「吹咩」?
事實上,已有「麗的」中人談到雷夢娜的被冷落因素之際,亦有人歎惜代為不平....唉,佢衰在與「老虎牙咭女歌女」的大姊同型而比更甜更嬌美,就難怪咯!.............
日昨,三郎巧遇雷夢娜,提及公司對她的「近態」如何?她,只苦搖頭,繼而坦率透露,她自己簽約前,知道未學過電視演技,但,簽約後,卻沒有人切實地去訓練她,每次上鏡,都使她很難把握信心;除了與羅石青主持過〈勇冠三軍〉節目之外,就只有間歇性在綜合節目組的安排下,露露相而已!
她接着幽幽地坦承,她不否認自己沒有經驗,也不否認對「人事」應對欠經驗,但她認為麗的電視對她的冷落未免有點過份打擊她對電視藝術工作的信心;她對三郎坦率透露,由於她還是年輕,家人認為她應該繼續她的學業,已為她安排好,待今年十二月卅一日與麗的電視滿約之後,她將於明年暑假飛赴加拿大升學!
不過,話雖如此,但,三郎已知道,目前已有三位以上的製片人親對三郎透露過,等候雷夢娜滿約後,決定與她的家人談談,決心把她力捧,為此間銀色影壇捧出一個有青春有活力和有氣質的「玉女」。
當詢及既然她已不受麗的電視重視而備受冷落,為甚麼還偏要冒險地去捧她,假如捧另一位備受最高層「唐人」大班死纏又懂得收買「馬仔」的曾跟番鬼仔鬧翻的「退婚女星」不更有把握嗎?起碼,「退婚女星」有人幕後支持,連「蘿蔔」埠的「咖佬」也肯買版權,只要你肯出三十萬來聘一得三就行了!
但,製片人聽了,拿開雪茄烟哈哈大笑:我才不要捧「退婚女星」呢!第一,我承認孤寒,三十萬元可以有許多用處,第二,我們南洋各埠華僑至今對「咖佬」維恨仍深,過埠登台而帶「咖氣」的歌星也受冷落杯葛呢!我拍片幾十年不只是給一個埠看的,也想在華僑社會「威威」呢!第三,我不怕新演員沒有經,也不愁她不會進步,除非,她自暴自棄不用功,何況,只要她外型有氣質,夠漂亮,又有好故事,那就容易捧得起!
他們的話,也不能說是過於自信!
事實上,過去的影后尤敏,就是這樣捧出來的!
同時,的而且確地,從任何角度看雷夢娜,不只年輕漂亮,且充滿活力,渾身是熱與勁,一派清新的青春氣息,加上一些恰告成熟的魅力,只要有人肯好好的誠摯的予以照料,她,不愁不會走紅的!
也許,到時她赴加拿大負笈求學計劃將有改變,也說不定呢!
本刊記者:石三郎
**************************************************
1973年12月2日香港工商晚報第七頁及 1973年12月8日第八頁之香港節小姐有關報導: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浪子與修女.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浪子與修女. Show all posts
Tuesday, October 31, 2023
Friday, January 20, 2012
群星會
《群星會》這張長壽(LP)唱片合集,是於1971年由香港昔日美亞唱片公司創辦人趙明恭先王,透過其擁有的另一唱片公司「趙氏製片 Chiu’s Record」出版的,而其主要收錄的歌曲為兩齣分別於1969及1971年公映的港產國語電影〈紅燈,綠燈〉及〈浪子與修女〉中之主題曲及插曲。從筆者的有限資料顯示,這間「趙氏製片」看來是為接收數位已結業的美亞唱片公司前合約歌手(如霜華、孫一華、張伊雯、鄧麗君、傅若喬等)而成立的,雖然最終其營運壽命只是維持了一段很短的時間,面世的總唱片數目也不超過十張,然而在它那短暫的歷史時空中,竟卻造就其成了往後貴為華語樂壇傳奇巨星及蜚聲國際、已故台灣女歌手鄧麗君在香港灌錄她首張個人長壽(LP)唱片專集的公司。
群星會 (1971╱PS-1002)
第一面
由於筆者當年沒有看過〈紅燈,綠燈〉及〈浪子與修女〉這兩片,及其後因它們並沒有被轉檔成VCD或DVD版本發售,故只可透過記憶及從香港官方的電影資料館網站和一些舊刊物內,拾回了它們都是昔日由羅馬執導及聯同顧嘉煇譜作主題曲及插曲、已故的鄧光榮任兩片的男主角、尹芳玲及胡燕妮分任兩片的女主角、前年離世的「藝壇奇女子」狄娜曾在後片客串演出等資料。惟筆者最感興趣的,卻還是當年憑着唱紅一曲他們的作品"She’s In Hong Kong",繼而得以衝出澳門的土生葡人樂隊:The Thunders,其成員曾在〈紅燈,綠燈〉該片中客串的珍貴出現片段。
〈紅燈,綠燈〉的電影主題曲╱插曲原聲帶,最初是以7吋EP專集形式,分別由兩間不同的公司:風行唱片及遠東機構出版、然而錄音全是相同。
第一面
至於〈浪子與修女〉的電影主題曲╱插曲,是原收錄於1971 年樂風唱片出版的《電影〈浪子與修女〉插曲》7吋EP專集內。
電影〈浪子與修女〉插曲 (1971╱LFEP 3032)
第一面
群星會 (1971╱PS-1002)
第一面
- 浪子的眼淚 ﹝原自歐西歌曲"House Of The Rising Sun"﹞╱鄧光榮唱 (舒莉詞) ﹝電影〈浪子與修女〉插曲
- 蔓莉╱余子明唱 (駱明道曲.孫儀詞)
- 叮囑 ﹝原自日語歌曲"慕情の蘇州"﹞╱尹芳玲唱 (市川昭介曲.羅馬詞) ﹝電影〈紅燈,綠燈〉插曲﹞
- 草原之夜╱孫一華唱 (田歌曲.張加毅詞)
- 昨夜我為你瘋狂 ﹝原自拉美樂曲"Taboo╱Tabu"﹞╱李紅唱 (Margarita Lecuona曲.秦剛詞)
- 紅燈,綠燈 (電影主題曲之一)╱羅文.李大緯合唱 (顧嘉煇曲.羅馬詞) ﹝電影〈紅燈,綠燈〉主題曲﹞
- 這裏沒有女神╱雙燕姊妹唱 (顧嘉煇曲.舒莉詞) ﹝電影〈浪子與修女〉插曲﹞
- 總有一天買下你 ﹝原自日語歌曲" 柳ヶ瀬ブルース"﹞╱苗嘉麗唱 (宇佐英雄曲.羅馬詞) ﹝電影〈紅燈,綠燈〉插曲﹞
- 生命需要花 ﹝原自歐西歌曲"Deborah"﹞╱鄧光榮唱 (Jerry Allison.Sonny Curtis曲.舒莉詞) ﹝電影〈浪子與修女〉插曲﹞
- 浪子與修女 (電影序曲)╱黃飛然合唱團唱 (顧嘉煇曲) ﹝電影〈浪子與修女〉序曲﹞
- 浪子與修女 (電影尾曲)╱黃飛然合唱團唱 (顧嘉煇曲) ﹝電影〈浪子與修女〉尾曲﹞
- 紅燈,綠燈 (電影主題曲之二)╱羅文.李大緯合唱 (顧嘉煇曲.羅馬詞) ﹝電影〈紅燈,綠燈〉主題曲﹞
由於筆者當年沒有看過〈紅燈,綠燈〉及〈浪子與修女〉這兩片,及其後因它們並沒有被轉檔成VCD或DVD版本發售,故只可透過記憶及從香港官方的電影資料館網站和一些舊刊物內,拾回了它們都是昔日由羅馬執導及聯同顧嘉煇譜作主題曲及插曲、已故的鄧光榮任兩片的男主角、尹芳玲及胡燕妮分任兩片的女主角、前年離世的「藝壇奇女子」狄娜曾在後片客串演出等資料。惟筆者最感興趣的,卻還是當年憑着唱紅一曲他們的作品"She’s In Hong Kong",繼而得以衝出澳門的土生葡人樂隊:The Thunders,其成員曾在〈紅燈,綠燈〉該片中客串的珍貴出現片段。
〈紅燈,綠燈〉的電影主題曲╱插曲原聲帶,最初是以7吋EP專集形式,分別由兩間不同的公司:風行唱片及遠東機構出版、然而錄音全是相同。
第一面
- 紅燈,綠燈 (電影主題曲之一)╱羅文.李大緯合唱 (顧嘉煇曲.羅馬詞) ﹝電影〈紅燈,綠燈〉主題曲﹞
- 紅燈,綠燈 (電影主題曲之三)╱羅文.李大緯合唱 (顧嘉煇曲.羅馬詞) ﹝電影〈紅燈,綠燈〉主題曲﹞
- 叮囑 ﹝原自日語歌曲"慕情の蘇州"﹞╱尹芳玲唱 (市川昭介曲.羅馬詞) ﹝電影〈紅燈,綠燈〉插曲﹞
- 總有一天買下你 ﹝原自日語歌曲" 柳ヶ瀬ブルース"﹞╱苗嘉麗唱 (宇佐英雄曲.羅馬詞) ﹝電影〈紅燈,綠燈〉插曲﹞
至於〈浪子與修女〉的電影主題曲╱插曲,是原收錄於1971 年樂風唱片出版的《電影〈浪子與修女〉插曲》7吋EP專集內。
電影〈浪子與修女〉插曲 (1971╱LFEP 3032)
第一面
- 浪子的眼淚 ﹝原自歐西歌曲"House Of The Rising Sun"﹞╱鄧光榮唱 (舒莉詞) ﹝電影〈浪子與修女〉插曲
- 這裏沒有女神╱雙燕姊妹唱 (顧嘉煇曲.舒莉詞) ﹝電影〈浪子與修女〉插曲﹞
- 生命需要花 ﹝原自歐西歌曲"Deborah"﹞╱鄧光榮唱 (Jerry Allison.Sonny Curtis曲.舒莉詞) ﹝電影〈浪子與修女〉插曲﹞
- 浪子與修女 (電影序曲)╱黃飛然合唱團唱 (顧嘉煇曲.舒莉詞) ﹝電影〈浪子與修女〉序曲﹞
- 浪子與修女 (電影尾曲)╱黃飛然合唱團唱) (顧嘉煇曲.舒莉詞) ﹝電影〈浪子與修女〉尾曲﹞
- 第一面首支的"浪子的眼淚",由昔日有「學生王子」稱號的已故鄧光榮演繹,旋律原自英國樂隊The Animals於1964年唱紅的招牌歌曲"House Of The Rising Sun"。
- 曾任香港無線電視台(HK-TVB)藝員、綽號「大眼雞」的余子明,其灌唱的"蔓莉",當年(1968)就是憑演唱這歌及以「凌平」這藝名,於星島晚報主辦的第九屆全港業餘歌唱決賽中,榮獲國語時代曲組冠軍。
- 由上世紀六十年代粵語電影二線女演員、及現時身為香港南區民選區議員、原名李佩英的 李紅灌唱之"昨夜我為你瘋狂",旋律原自古巴裔女歌手及作曲家Margarita Lecuona於三十年代的作品"Taboo/Tabu"。筆者年幼時,經常已從電台聽到這原曲音樂,由於當時不知其曲名,而它的旋律節奏又帶些秘異感,故自稱其為「神秘音樂」。
- 當年在樂壇還未走紅的羅文伙拍一位以李大緯為名的歌手合作演繹的"紅燈,綠燈" (電影主題曲之一)、與收錄於這長壽唱片合集第二面最後一曲的"紅燈,綠燈" (電影主題曲之二),只是「一曲兩詞」的分別。筆者懷疑這位李大緯,極大可能就是其時在香港無線電視(HK-TVB)翡翠台任新聞報導員的李大維;或許是為顧及其新聞界成員的專業形象、及在沒有把他的正面肖像相片放置於唱片外套版面的情況下,取用了一讀音相近的名字作為其於灌唱時的別稱而已。
- 演繹電影〈浪子與修女〉片中另一插曲"這裏沒有女神"的雙燕姊妹二重唱組合,其成員乃是兩位來自臺灣的女歌手徐美英(大燕)及陳寶玲(小燕)。這對非同胞姊妹關係的合唱拍檔,七十年代初已走紅台灣歌壇,在日本及星馬地區也極受歡迎。她們在香港登台演唱期間,除了曾灌唱這首電影插曲外,還留下了曾為另一間香港唱片公司(超群)的灌唱記錄。
- 原名Margaret Miller、父親是德國人的苗嘉麗,是〈紅燈,綠燈〉片中的第二女主角、及改編自原日語歌曲" 柳ヶ瀬ブルース"之該片其一插曲"總有一天買下你"的演繹歌手。這位當年曾是歌影視三棲的女藝人,近年已鮮見她在圈中的踪影了。
- "生命需要花"是鄧光榮在〈浪子與修女〉片中演繹的另一插曲,其旋律來自1960年美國樂隊The Crickets的原唱作品"Deborah"。這原曲傳來香港後,於1968年由Joe Junior灌唱,唱片推出後大受當年港澳流行樂迷們的歡迎,而往後更成了Joe Junior在其個人演唱會中,每次必不可缺的一首。
- "浪子與修女(電影序曲)"及"浪子與修女(電影尾曲)"這兩首充滿着極濃厚宗教色彩氣氛的電影開場及收場歌曲,亦是「一曲兩詞」式的顧嘉煇譜曲作品,由昔日上海時期著名聲樂家黃飛然先生領導的黃飛然合唱團演繹。
- "紅燈綠燈 (電影主題曲之二)"
Subscribe to:
Posts (Atom)